壵的读音是:zhuàng
壵注音:ㄓㄨㄤˋ,部首:士部,部外笔画:6画,总笔画:9画,五笔:FFFF,仓颉:GGG
郑码:BBB,四角:40114,结构:品字,叠字:三叠字,拆字:三个士,统一码:58F5
笔顺: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
释义:同“壮”。
1.强壮:健~。身体~。年轻力~。
2.雄壮;大:~观。~志。理直气~。
3.加强;使壮大:以~声势。~~胆子。
4.中医艾灸,一灼叫一壮。
5.姓。
6.壮族。原作僮。
扩展资料汉字演变:只有楷体
相关组词:
1.克壵[kè zhuàng]
宏大;强盛。
2.壵剧[zhuàng jù]
气势雄壮的舞台剧,喻壮观的事物或场面。
3.惊壵[jīng zhuàng]
激烈,猛烈。
4.清壵[qīng zhuàng]
清新豪健。
5.才壵[cái zhuàng]
工匠与丁壮。
壵读zhuàng。
基本解释:
1、大,有力,强盛强壵。壵士。壵心。壵烈。壵美。兵强马壵。
2、增加勇气和力量壵胆。壵行(xíng)。以壵声势。
3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省(旧作“僮”)壵族。壵锦。壵歌。
详细解释:
形声。从士,爿(pán)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。同本义,壮,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基本信息:
zhuàng《广韵》侧亮切,去漾,庄。亦作"壵1"。"壮1"的繁体字。强壮;壮盛;盛大。坚实;牢固。勇猛;威猛。豪壮;豪迈。壮观。推崇,赞许。肥壮;粗壮。粗细的程度。男子三十为"壮"。即壮年。后泛指成年。少壮,年轻。指年未满二十岁。指青春。壮大;加强。
指能力强,做事迅速。竭力。激烈;强烈。中医艾灸法术语,一灼称一"壮"。通"庄"。美。通"庄"。庄重。通"装"。盛入。我国少数民族名。旧作"僮"。详"壮族"[qiāng]《广韵》在良切,平阳,从。
亦作"壵2"。"壮2"的繁体字。通"戕1"。伤。[zhuāng][《字汇补》音庄]亦作"壵3"。"壮3"的繁体字。姓。春秋时有壮驰兹。见《国语·晋语九》。
垚和壵的区别:
一、指代不同:
1、垚:指山高的样子。
2、壵:是壮字的异体字,表示大而有力,强盛。
二、性质不同:
1、垚:会意。从垚(yáo),从兀。“垚”是土高,兀(wù)高耸突出,所以“垚”表示高。本义:高。
2、壵:形声。从士,爿(pán)声。脊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。
壵
zhuang
壵
拼音:zhuàng
部首:士,部
外笔画:6,总笔画:9
五笔86&98:FFFF
仓颉:XGGG
笔顺编号:121121121
四
角号码:40114
UniCode:CJK
统一汉字
U+58F5
基本字义
●
壵
zhuàngㄓㄨㄤˋ
◎
古同“壮”。
垚(yáo)
壵(zhuàng)
两个字给你参考.
前是三土,后是三士.
壵这个字的读音:[zhuàng]。
壵的基本含义:
(1)强壮;壮盛;盛大。
(2)坚实;牢固。
(3)勇猛;威猛。
(4)豪壮;豪迈。
(5)壮观。
(6)推崇,赞许。
(7)肥壮;粗壮。
(8)粗细的程度。
(9)男子三十为“壮”。即壮年。后泛指成年。
(10)少壮,年轻。指年未满二十岁。
(11)指青春。
(12)壮大;加强。
(13)指能力强,做事迅速。
(14)竭力。
扩展资料:
壵汉字结构,上下结构。造字法,会意。简体部首,士。
其他三个字组词的字的读音:
1.三个金念鑫(xīn)
2.三个水念淼(miǎo)
3.三个火念焱(yàn)
4.三个土念垚(yáo)
5.三个牛念犇(bēn)
6.三个手念掱(pá)
7.三个目念瞐(mò)
8.三个田念畾(lěi)
9.三个马念骉(biāo)
10.三个羊念羴(shān)
壵读作zhuàng。
壵组词:强壵、壵士、壵心、壵烈、壵美、壵胆、壵行、壵族、壵锦、壵歌。
解释
这个字读“壮”,壮大的意思。并不是意外的巧合,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“五行”之中,每个字摆成品型结构,都能派生出另外一个绝然不同的汉字。土字叠加为“尧”,字形为:垚。意为山高。“矗”字不常见,为士大夫联合的意思,引申为壮大。
兴趣最重要,方法要多样对于孩子来说,汉字很神奇,是他们不了解的神秘领域,他们会非常感兴趣,觉得原来自己平时所熟悉的世界里的各种东西,在汉字中都有相对应的符号。我们常说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这个时候学习,显然是事半功倍。
可是,如果在这个时候,我们的方法不当,很可能让孩子对学习汉字,学习语文失去兴趣,教汉字,并不只是我写·笔,孩子写一笔,然后告诉孩子,这个字念什么。
这样就未免太枯燥,学习汉字的形式多种多样,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"水”这个字,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,会先出示水的甲骨文,让孩子看,孩子会直观的发现它像水流的样子。
我们告诉这是水字,是个象形字,古人就是这样根据事物的样子来造字的,然后让他们来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水的事物,他们可能会想到“河”,想到“海”等等,接着我们再教他们认识这些字,让他们意识到带三点水的偏旁,都是一些和水有关的字,再由这些字扩展到成语。
比如“大海捞针”,"八仙过海”,接下来再进进八仙过海的传说故事,在故事中学习汉字,孩子们也会非常喜欢。这样孩子们获得就不是一个字,而是丰富的扩展和一种识字的思路,他们对于汉字,会有一个来源与体系的概念。当然,在这过程中,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识字游戏,动画视频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。
笔又一划,笔顺最重要在识字的最开始阶段,笔顺是最重要的,笔顺决定着一个字的结构和美观,也影响着书写的速度。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要求是:“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,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
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”这里提出“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”,就是强调笔顺的要求。那什么是笔顺,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呢?笔顺,简而言之就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。初学汉字的孩子,比起写字,他们更像“画字”,很多笔顺一笔就写下来,倒插笔,也不注重写字的规则。
在汉字启蒙阶段,要让孩字把汉字的规则记在心中,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。它的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、先撇后捺、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、从外到内、从内到外、先外后内再封口、先中间后两边。
读 zhuang 第四声
(1)强壮;壮盛;盛大。(2)坚实;牢固。(3)勇猛;威猛。(4)豪壮;豪迈。(5)壮观。(6)推崇,赞许。(7)肥壮;粗壮。(8)粗细的程度。(9)男子三十为“壮”。即壮年。后泛指成年。(10)少壮,年轻。指年未满二十岁。(11)指青春。(12)壮大;加强。(13)指能力强,做事迅速。(14)竭力。(15)激烈;强烈。(16)中医艾灸法术语,一灼称一“壮”。(17)通“庄”。美。(18)通“庄”。庄重。(19)通“装”。盛入。(20)我国少数民族名。旧作“僮”。详“壮族”。